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历史 > 陆良为什么叫“陆良”

陆良为什么叫“陆良”

关键词:陆良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陆良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lulian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3532

    已有3网友参与纠错

云南第一大坝子一一陆良坝子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,为该地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但从地名的演变中,可以看出它的曲折发展之路。


   陆良历史上曾名同劳、同乐。
但世事变迁,沧海桑田,相当一段时期陆良大坝子的景象却是荒凉悲怆。每逢雨水降落,洪水泛滥成灾,陆良坝子一片汪洋,百姓苦不堪言。


   故而元代时,另外有一个名称叫“六凉”。当时在州城北(现在的城南)的大觉寺内修建了一座通高18米,七级六面形密檐式砖石结构的实心塔(大觉寺内千佛塔),用以镇鳌鱼以避水患,且在七级六面的小方形佛龛中供奉释迦牟尼的佛像1622尊,希望借宝塔的法力,保佑大坝子风调雨顺。同时,还在塔顶安置了两只铜制的“金鸡”用以监视鳌鱼,如其欲动,金鸡即啄其眼,不让鳌鱼翻身动弹以避免洪水成灾。然而,大坝子照样洪灾连年,一马平川的大坝子,满目所见,一片荒凉,元代的人们哀叹而又无奈之下,便取了个地名叫“六凉”。古人云:“眼观六路,耳听八方”。当时的大坝子,眼见之处皆荒凉, “六凉”之名即由此而来。到了明代和清代亦沿用此名。只是因为明代实行卫所制而称为“六凉卫”(1988年7月,笔者在陆良县城西北角发掘出土明代正统十年(1445)间昭勇将军指挥使刘震母亲的墓志铭,其中书刻的地名是“六凉卫”,此墓志铭现存陆良县文物管理所)。
     后来,人们觉得“六凉”二字作县(1913年改州为县)名不雅,太悲观消极,反映不出人们修建干佛塔时的美好心愿和进取精神,遂于民国元年(1912)将“六凉”二字改为其音同字和义都不同的“陆良”(据民国年间修的《陆良县志》载)二字作县名至今,其意是取其谐音“陆良”二字的好字义以讨个吉利,图个吉祥如意,让人们为这个陆地上一切都良好的理想而奋斗,以寄托和实现美好的愿望,让这大坝子的土地上眼见之处一切都良好美满。还提出了根除陆良坝子水患的对策:“策陆良之要,莫大于治水,而治水之要,又莫大于修坝开沟”(民国《陆良县志》)。愿望虽好,良策虽有,由于各种历史条件的限制,都未能对南盘江进行过具体而有效的治理,“陆良”依旧是“六凉”。

     1959年11月30日,陆良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,开始根治南盘江,修筑响水坝水库,围堰蓄水汇集十八泉,疏浚被泥沙淤塞的河道,并开凿新河,让南盘江水畅通无阻地流过陆良坝子。1963年竣工,历时3年,终于制服了为害千年的水患。昔日被称为“滇左巨津”的汪洋泽国和民间流传的顺口溜描述的“陆良陆良,平坝无水最荒凉,忽然一夜盘江水,旱地成河田成江”的情景,变成旱涝保收的万亩良田,成为鱼米之乡。被誉为“滇东明珠,高原粮仓”。元代时人们修建千佛塔的初衷和美好愿望及民国元年时改县名为“陆良”的心愿在新中国得以实现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3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187233368 传真: 邮箱:2537396868#qq.com
地址:云南陆良鑫城国际 邮编:655600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陆良网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""
='{"id":"10"}'>